解密電視劇沒有拍的故事:我的團長我的團(熱播影視劇、全本)。 蘭曉龍獨家授權,超值全本。 2009年天價電視劇先睹為快士兵突擊原班人馬重磅出擊 在中國最危險的時候總有中國人站出來即使必須成為炮灰 抗戰末期,一群潰敗下來的國民黨士兵聚集在西南小鎮禪達的收容所里,他們被幾年來國土漸次淪喪弄得毫無斗志,只想苟且偷生。而日本人此時已經逼近國界,打算切斷中國與外界的聯系。 收容所里聚集了各色人物:孟煩了、迷龍、不辣、郝獸醫、阿譯等等。他們混日子,他們不願面對自己內心存有的夢,那就是再跟日本人打一仗,打敗日本人。因為他們已經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他們活得像人渣,活著跟死了也差不多。 師長虞嘯卿出現了,他要重建川軍團。但真正燃起這群人斗志的是嬉笑怒罵、不惜使用下三濫手段的龍文章。龍文章成了他們的團長,讓這群人渣重燃斗志,變成勇于赴死之人。
《高盧戰記》敘事翔實精確,文筆清晰簡樸,曆來很得到愛好羅馬曆史、拉丁文學和軍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特別因為凱撒是羅馬共和國時代第一個親身深入到外高盧西部和北部、到過不列顛和萊茵河以東的日耳曼地區、親眼目睹過當地的山川形勢和風俗人情的人,給我們留下的是當時的第一手直接資料。在他以前,雖也有過一些希臘和羅馬作者對這些地方作過一鱗半爪的介紹,但都是些道聽途說得來的傳聞,因此,《戰記》又成為記述這些地區情況的最古老的曆史文獻,它對高盧和日耳曼各地區的從氏族公社逐漸解體、到萌芽狀態國家出現這段時間里的政治、社會、風俗和宗教等記述,成為我們研究原始社會和民族學的重要依據,革命導師恩格斯的偉大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就曾經大量引用過它,他的其他一些論著象《馬爾克》《論日耳曼人的古代曆史》等,也都把本書當作重要的參考文獻。
他是紅色英雄的後人,他具有中國軍人特有的堅韌與倔強,他是脫掉了軍裝的中國特種兵,被稱為鐵骨錚錚的中國硬漢。天生便是職業軍人的陶野曾是大名鼎鼎的老虎團中最出色的突擊兵,離開傾注了理想和青春的軍營後,為了繼續從軍夢,他毅然加入法國外籍軍團,成為黑桃小組的一員。 法國外籍軍團和黑水公司是世界上兩大超級傭兵公司,為了占據傭兵市場,捍衛軍人榮譽,黑桃小組成為這場戰役中舉足輕重的籌碼。飛濺的鮮血,奔湧的熱淚,愛與恨。憎惡與憐憫,陰謀與榮譽,時刻發出驚天動地的碰撞,中國軍人的傳統理念與當代傭兵信條的沖撞恍若驚雷。 不棄不離,自己搞定!一日從軍,終生為兵!血與火的生涯中,看陶野和他的戰..
記載五代曆史的紀傳體史書。一百五十卷。書中敘述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960)共五十四年的曆史。因系五代各自為書,故原名《梁唐晉漢周書》。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命宰相薛居正監修,盧多遜、扈蒙、張澹、李穆、李昉等同修。後為區別于歐陽修撰的《五代史記》,故稱《舊五代史》。書中有本紀、列傳、志三部分。十國中對五代稱臣奉朔各國,如荊南(南平)、楚、吳越等,入《世襲傳》,余入《譖偽傳》,契丹、吐蕃等入《外國傳》。人物傳各歸本朝,不再分類,故無類傳名目。有天文、曆、五行、禮、樂、食貨、刑法、選舉、職官、郡縣等十志。該書取材于各朝實錄及范質《五代通錄》等書,文獻完備;且修史時五代結束未久,編撰人對當時情況多能了解,故史料較豐富。
《金史》撰成于元代,全書一百 三十五卷,其中本紀十九卷,志三十 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是反 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興衰始末的重要 史籍。《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 議修于元世祖中統二年(公元1261 年),以後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 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別議論過修史 的事,都因義例難定未付諸實行,直 到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 才決定“各與正統”,《遼》《金》《宋》三史分別撰修。翌年十一月,《金史》告成,前後用了不到一年的 時間。修三史的都總裁官是右丞相脫脫,參加修《金史》的有鐵木爾塔識、張起岩、歐陽玄、王沂、楊宗瑞等,其中歐陽玄的貢獻最為突出,他制訂《金史》撰修的發凡舉例,書中的論、贊、表、奏皆他屬筆。
《南史》彙合並刪節記載南朝曆史的《宋書》《南齊書》《梁書》和《陳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唐李延壽撰。含宋本紀三卷﹑齊本紀二卷﹑梁本紀三卷﹑陳本紀二卷﹑列傳七十卷﹐共八十卷。 李延壽﹐生卒年不詳﹐出於隴西著姓﹐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陽)。父太師﹐熟悉前代舊事﹐以為南北朝互相隔絕﹐各朝史書詳於本國而略於他國﹐有褒貶不當和失實處﹐因而有意按編年體記述南北朝史事﹐未成書而死。李延壽追承父志﹐記述從宋永初元年 (420)到陳禎明三年(589)的史事﹐稱為《南史》﹐於顯慶四年(659)成書﹐與所纂從魏登國元年(386)到隋義甯二年(618)的《北史》並行。李延壽還曾參加《晉書》和五代史志(即《隋書》十志)的修撰﹐死時任符璽郎﹐並兼修國史。
記錄中國元代史事的紀傳體史書。宋濂、王祎主編。全書210卷,包括本紀47卷、志58卷、表8 卷、列傳97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曆史。明洪武元年(1368),即元亡的當年,朱元璋下令編修《元史》。第二年,以左丞相李善長為監修,宋濂、王祎為總裁,趙塤等16人為纂修,于南京天界寺開局編寫,全部編撰工作曆時只331天。由于成書倉促,而且出于眾手,出現了不少謬誤,曆來就遭到學者們的非難。所指出的問題主要是:隨得隨抄,前後重複,失于剪裁;又不彼此互對,考定異同 ,時見牴牾 。但是,作為研究元代曆史的史料來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價值更高。元代的13朝實錄和《經世大典》已經失傳,其部分內容賴《元史》得以保存下來。《元史》的本紀和志占去全書一半,而本紀占全書近1/4,《文宗紀》竟多達一年一卷。有人批評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這種作法卻起到保存上述失傳史料的作用。就見于列傳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沒有別的史料可供參考,後世對這些當時有很大影響的曆史人物的事跡只能通過《 元史 》才能了解。書成不久,就有朱右作《元史拾遺》,解縉作《元史正誤》。解縉還奉旨改修。清朝以來,不斷有人重修《元史》。留傳到現在的,有邵遠平的《元史類編》,魏源的《元史新編》,曾廉的《元書》,柯劭忞的《新元史》,屠寄的《蒙兀兒史記》等。但它們都不能取代《元史》原書。1976年中華書局出版了《元史》標點校勘本,是較好的版本。
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梁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個別傳文有殘缺﹐少數列傳是後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補。八志原排在列傳之後﹐後人移於紀﹑傳之間﹐並把律曆志中律與曆兩部分分割開。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歷仕宋﹑齊﹑梁三朝﹐曾自稱“少好百家之言﹐身為四代之史”。齊永明五年 (487)時﹐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詔撰《宋書》。他依據宋代何承天﹑蘇寶生﹑徐爰等修撰的《宋書》及其他記述宋代歷史的書籍﹐增補宋末十幾年的事跡﹐只用一年時間﹐到六年二月就完成紀﹑傳七十卷﹐後又續修八志三十卷。沈約以文字稱世﹐有文集九卷。《宋書》收錄當時的詔令奏議﹑書劄﹑文章等各種文獻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於後代的研究。該書篇幅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很注意為豪門士族立傳。沈約在宋時曾撰《晉史》﹐未成。當時流行的諸家《晉書》﹐記述典章制度的極少。他在《宋書》諸志中的敘述﹐往往上溯到魏晉﹐可以補《三國志》等前史的缺略。禮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會﹑輿服等合在一起﹐樂志詳述樂器﹐記載樂章﹐都是較好的體例。州郡志對於僑州郡縣的設置分合記載簡略﹔律曆志詳細記載楊偉《景初曆》﹑何承天《元嘉曆》﹑祖沖之《大明曆》全文﹐從中可反映當時自然科學水平。特設符瑞志﹐從遠古敘起﹐既乖體例﹐又荒誕不經﹔缺食貨與藝文兩志﹐亦是該書的缺點。
《北齊書》本名《齊書》,宋時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雖以記 載北齊曆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 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 曆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李百藥(公元565--648年),字重規,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藥從小好學,博覽經史著作,隋 初曾任太子舍人,襲父爵為安平公。貞觀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歲。 北齊政權中,皇族內部叔侄、兄弟相互殘殺,使這個二十年的短命王 朝換了六個皇帝。《北齊書》對封建統治者之間的權勢爭奪有較多的敘述。《北齊書》在流傳過程中殘缺嚴重,現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 後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補。
《梁書》是記載南朝梁的紀傳體史書,作者為唐朝的姚思廉,其中本紀六卷,列傳五十卷,共五十六卷。姚思廉,本名簡,思廉是他的字,雍州萬年(今中國中西部陝西西安)人。父親姚察,經曆了梁、陳、隋三朝,隋文帝楊堅讓他繼續修寫已著手編寫的梁、陳曆史。在大業二年即公元606年姚察去世,臨終囑咐兒子繼承其未完成的兩部史書。在唐太宗貞觀初年,姚思廉任著作郎、弘文館學士,後來官至散騎常侍。在貞觀三年(即公元629年),姚思廉奉命編修《梁史》和《陳史》,並在貞觀十年完成了《梁書》。姚思廉受唐太宗命編寫《梁書》時,已是七旬的老人。太宗讓秘書監魏征主持梁、陳、齊、周、隋五史的編修,並參與編寫論贊,所以此書的卷六《敬帝紀後》總論梁朝一代興亡論贊的署名是魏征。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封建政權共二百三十三年的曆史。作者李延壽,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陽)人,曾任史官,參與修撰《隋書》、《晉書》,並另外著有《南史》。《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但也參考了當時所見各種雜史,增補了不少材料。 總的來看,《北史》雖有內容偶呈蕪雜之弊,但畢竟體例完整、材料充實、文字簡煉,在後代頗受重視,以致魏、齊、周三書唐以後皆殘缺不完,後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補足。作為研究北朝曆史的資料,《北史》與魏、齊、周、隋四書有互相補充的作用,不可偏廢。……
《遼史》記載的是遼朝的曆史。遼朝是十世紀至十二世紀前期契丹族在我國北部、東北部以至西北部遼闊地區建立的強大王朝。契丹的名字,最早見于《魏書》,它的含意,據《金史》上說是“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現代史學界雖有不同看法,但多數仍持此說。契丹族的祖先屬東胡的一支。後又為鮮卑一部分。原居遼河上游一帶,在悠長的歲月里,縱橫于千里草原上,“草居野次,靡有所定”,“生生之資,仰給畜牧”。從東晉到隋唐之際,契丹有八個部落;到唐朝末年,契丹勢力開始強大起來;十世紀初,契丹領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都城設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到遼朝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時,改國號為遼,以後有時稱遼,有時稱契丹。遼朝與北宋、西夏並立,比北宋的疆域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