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黑學的三境界:
1)厚如城牆,黑如煤炭
2)厚而硬,黑而亮
3)厚而無形,黑而無色
注:本書乃李宗吾老先生所著,並非原創!早五六年前朋友拿過一本老本的給我看,印象深刻,現上傳于朋友分享!其內容並不一定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有些為人處世的方法還是可以借鑒的!靈活運用是關鍵!
-------------------------------------------------------------------------------------------------------------------------
我覺得里面最讓人難忘的就是說曹操、劉備、周瑜的那部分了。
說是曹操的心天下第一黑,所以他能權霸一方;而劉備的臉皮是天下第一厚,也自然能占得一席之位;至于孫權嘛,心不是最黑,臉皮不是最厚,關鍵是他兩者兼而有之;所以——天下三分!


《飄》所講述的是一個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愛情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斯卡雷特·奧哈拉是美國佐治亞州一位富足且頗有地位的種植園主的女兒。
父親傑拉爾德是愛爾蘭的移民。剛到佐治亞州時,傑拉爾德身無分文,靠賭博贏得了塔羅莊園的所有權。于是就開始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創業,編織著他的美國之夢。直到43歲的時候,他才和芳齡15的埃倫——一個東海岸法國移民的女兒——結了婚。傑拉爾德心地善良,但脾氣暴躁,而年輕的妻子則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嚴格的道德觀念。她親手操持著整個莊園的日常事務,甚至還為莊園里的黑奴看病,接生。因此,夫婦倆受到周圍白人莊園主的尊敬,也深得黑人奴隸的愛戴。女兒斯卡雷特在這種環境中慢慢長大了。

日本和中國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在文化、風俗等方面有許多相似和相通之處。但越是認為自己和對方相似,越是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誤區。日本人和中國人看似相似,但有著不同的曆史、不同的民族性格,盡管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仍有很大的區別。祖籍台灣、卻從小在日本長大的著名通俗曆史學家、暢銷書作家陳舜臣,作為生長在日本的中國人,不得不經常思考中日之間的差異問題。日本和中國是如大家所以為,是唇齒相依的鄰國嗎?日本人為什麼會有絕對服從的精神?日本究竟從中國學到了什麼?共用漢字的兩國在對同一漢字的解釋上有何差別?要正確理解對方,要從零的狀態開始,從頭學起。

本書是國際名醫吳永志博士用生命換來寶貴的救命飲食生活經典處方,凝聚了他三十多年來多方位學習、試驗、求證的臨床精華。他在書中闡述了自己寫書的緣由與目的、介紹了血型決定你吃什麼最健康、說明了抗癌養生的生理時鍾、揭示了改善體質的飲食方法和生活方式、公開了15種含抗癌抗病植物生化素的食材、分享了24種抗癌抗病蔬果汁的制作方法、傳授正確飲食,改善體質,自療疾病,掌握健康的處方。這套顛覆性的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贏得多位國王、總統、企業家、牧師、中西醫生、治療師等各界名流的肯定,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該書在台灣出版以來,曾引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台灣、香港等地讀者的熱烈反響。

當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從事青年團的區委會工作。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由此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後在京郊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師范學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調北京市作協工作。後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文化部長、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等職。這時期著有大量文學作品如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說和報告文學獲獎。作品被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他也由初期的熱情、純真趨于後來的清醒、冷峻,而且樂觀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創作中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當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從事青年團的區委會工作。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由此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後在京郊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師范學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調北京市作協工作。後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文化部長、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等職。這時期著有大量文學作品如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說和報告文學獲獎。作品被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曆程,他也由初期的熱情、純真趨于後來的清醒、冷峻,而且樂觀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創作中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基地》(Foundation,意為地基、基石。),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說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後來發展成“基地系列”),1955年曾以《千年計劃》(The 1,000-Year Plan)為名,收錄在“雙重王牌叢書”(Ace Double),第D-110號叢書。這部短篇集里其中的4篇故事,原載于1942年到1944年之間的《驚奇雜志》(Astounding Magazine,但是不同標題),第5篇則是集結成書時加進去的。幾十年後,阿西莫夫又追加兩本前傳,之後也授權其他作家為這個系列編寫新的故事。

《午夜陽光》是“暮光之城”系列的第五本,梅爾的原計劃是從吸血鬼愛德華的角度,講述第一部《暮色》之中的故事。
梅爾表示,她對于手稿外泄感到“非常難過”,並做出了停止創作的決定。她還表示,她將專注于其他作品的創作。
梅爾的這一決定無疑將使其出版商和“粉絲”們感到失望。
因為就在不久前,剛剛出版的“暮光之城”系列之四《破曉》大受歡迎且銷量喜人。
在其官方網站上,梅爾寫到:“手稿被非法泄露是由我信任的人出于好心造成的,我不會發表其他意見,因為我相信他在發布之初沒有惡意。但我不希望讀者在《午夜陽光》尚未完成、編輯和出版前就讀到它。”
同時,梅爾還在網站上發表了《午夜陽光》的草稿,但她表示這只是“一個片段”。
此譯文版為網友自娛翻譯而來,非官方翻譯,僅供大家欣賞。

《肖申克的救贖》是斯蒂芬·金最為人精精樂道的傑出代表作,收入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說。其英文版一經推出,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冠軍之位,當年在美國狂銷二十八萬冊。目前,這《肖申克的救贖》已經被翻譯成三十一種語言,同時創下了收錄的四篇小說中有三篇被改編成轟動一時的電影的記錄。其中最為人精精樂道的便是曾獲奧斯卡獎七項提名、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救贖》(又譯《刺激一九九五》)。這部小說展現了斯蒂芬·金于擅長的驚悚題材之外的過人功力。書中的另兩篇小說《納粹高徒》與《尸體》拍成電影後也贏得了極佳的口碑。其中《尸體》還被視為斯蒂芬·金最具自傳色彩的作品。

***由于後面章節網路沒有資源,因此缺失。如有發現新資源,請通過線上支援告知8book***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巴塞羅那,達涅爾十一歲生日那天,父親帶他前往“遺忘之書墓園”,這是一座專門收羅為世人所遺忘的各種書籍的圖書館。在父親的慫恿之下,達涅爾挑了一本胡利安-卡拉斯的小說《風之影》,並且深深為之著迷。于是他開始尋找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卻驚訝地發現一名自稱“谷柏”的畸形男人,正四處尋找卡拉斯的所有著作,並欲將之焚毀殆盡。而達涅爾手中的這本《風之影》很可能是最後一本。原本一場單純的文學尋根之旅,卻意外開啟了通往巴塞羅那陰暗過去的恐怖冒險之門。當神秘作者胡利安的輪廓一點一滴浮現時,達涅爾的人生卻也逐漸和他產生重疊,若不及早找出真相,他身邊的至親至愛,都會淪為謀殺、魔法與瘋狂的犧牲品……

本書是上世紀最著名的女作家弗朗西斯-斯霍奇森-伯內特的代表作。她在紐約長島布置自己家的花園時得到了靈感。本書一經出版,很快就成為當時最受關注和最暢銷的兒童文學作品,整個20世紀,人們一直在再版這本書,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都熱愛《秘密花園》。它曾經先後十幾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卡通片、話劇、舞台劇。1993年,《秘密花園》被波蘭電影大師霍蘭德再次改編為電影,這部經典影片再次使霍蘭德獲得巨大聲譽。在英語的兒童文字作品里,本書被公認為無年齡界限。它作為嚴肅的文學作品里,本書被公認為無年齡界限。它作為嚴肅的文學作品被收入牛當《世界經典叢書》,並影響了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略特和勞倫斯的寫作。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于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阿米爾該如何抉擇?
小說如此殘忍而又美麗,作者以溫暖細膩的筆法勾勒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來令人蕩氣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