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凡的世界,人的靈魂是一個以動物形式存在的精靈,且人與精靈密不可分,不然,生命將不複存在。 13歲的萊拉,長在這個世界的牛津大學,沒有家庭之愛,不識富有、強大但已成仇敵的父母,更不知自己身負震撼世界的詛咒; 她終日與玩伴及他們的精靈自由自在地嬉鬧,長成了一個詭計多端、恣意妄為且謊話連篇的野女孩。 然而,可怕的預言無法抗拒,萊拉注定要承擔起救世主之責,扮演人類之母夏娃一角:人人畏懼的“塵埃”出現了,饕餮游蕩在城市各個角落,玩伴接連莫名失蹤,快樂時光徹底完結于密友羅傑的失去,巨大的陰謀正在醞釀之中…… 于是,在一個惟她可懂、能預知未來的黃金羅盤——真理儀的幫助下,渾然不覺險惡的萊拉決定去尋找被邪惡科學家掠走的孩子們,從此開始了拯救世界的艱難之旅;她朝著未知的北極而去;等待她的,有披甲熊、女巫、天使,懸崖厲鬼,更有能夠終結生命的精靈切割機…… 而領引她步步踏入死亡之地的,竟是其父,自然科學家阿斯里爾勳爵,與其母,狂熱的原教旨主義信徒庫爾特夫人…… 如同所有最偉大的故事一樣,這部作品寓意深刻,幾乎囊括了你所能想像到的一切驚險和刺激的情節;在當今的盎格魯 — 撒克遜奇幻小說家隊伍中,普爾曼無疑是最具創造力的“創世者“之一,是《魔戒》的作者J·R·R·托爾金的後來人與繼承者。
《楊家將》是一部英雄傳奇系列故事,以話本、戲劇等形式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它對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義,講述了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跡。這些傳說和故事,把楊家將英勇戰斗、犧牲的過程,敘述得十分詳細和感人。他們還把宋代功臣潘仁美描繪成大奸臣做陪襯,使楊家將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風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闖幽州、血戰金沙灘、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征西、佘太君百歲掛帥、楊排風……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愛國者形象,在世間廣為流傳,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凝聚在楊家將傳說中的故事,反映了楊家一門前仆後繼、忠心報國的民族精神,是千百年來中國民族在民族融合過程中追求美好生活,向往先進文化的一種寄托。為了追求這種希望,楊老令公戰死了,楊六郎、楊宗保、楊文廣(宗保之子)繼承先輩遺志繼續戰斗;男人犧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繼承丈夫遺志繼續戰斗;主人戰死了,楊排風等家丁、丫環也要繼承主人遺志繼續戰斗。在中國曆史上,凝聚著這種忠烈家風的事例絕非楊家將一家。他們的傳說和故事,相互輝映,充滿了強烈的愛國民族主義精神,閃耀著璀璨的理想主義光芒。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曆史小說,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曆史故事,集體表現了統治者之間政治和軍事斗爭。該書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刊印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分24卷,240則,每則一個七言標題。此後新的刊本迭出,卷數、回目、引用詩詞等均有改動。清康熙時,毛綸、毛宗崗父子對《三國志演義》進行了修訂,遂成為最通行的本子。今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版。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我國古代曆史演義小說的代表作。明代小說家羅貫中依據有關三國的曆史、雜記,在廣泛吸取民間傳說和民間藝人創作成果的基礎上,加工、再創作了這部長篇章回小說。作品寫的是漢末到晉初這一曆史時期魏、蜀、吳三個封建統治集團間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複雜斗爭。通過這些描寫,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與腐朽,譴責了統治階級的殘暴與奸詐,反映了人民在動亂時代的苦難和明君仁政的願望。小說也反映了作者對農民起義的偏見,以及因果報應和宿命論等思想。戰爭描寫是《三國演義》突出的藝術成就。這部小說通過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斗爭,運用誇張、對比、烘托、渲染等藝術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諸葛亮、曹操、關羽、張飛等一批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三國演義》結構宏偉而又嚴密精巧,語言簡潔、明快、生動。有的評論認為這部作品在藝術上的不足之處是人物性格缺乏發展變化,有的人物渲染誇張過分導致失真。《三國演義》標志著曆史演義小說的輝煌成就。在傳播政治、軍事斗爭經驗、推動曆史演義創作的繁榮等方面都起過積極作用。《三國演義》的版本主要有明嘉靖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和清毛宗崗增刪評點的《三國志演義》。
五十多年前,瑪格麗特·米切爾以瑞特·巴特勒離斯佳麗而去結束了《亂世佳人》的故事,但以斯佳麗的一段內心 獨白為兩人日後的感情糾葛埋下了一個伏筆:“……明天我要想出個辦法來重新得到他,不管怎麼說,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時隔半世紀後,從幾百人中被選中,續寫《亂世佳人》,她數易其稿,終于寫出了“明天”的故事:《亂世佳人》續集《斯佳麗》。
本書于1991年9月25日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以不同的文字同時出版。作者在書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斯佳麗與巴特勒、對故鄉愛爾蘭、對愛爾蘭的親人們既愛且恨的複雜心理,其中不乏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描寫。作者里普利不無得意地說,《斯佳麗》不失為一本好書。
光緒帝載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緒十三年病死,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于河北易縣崇陵。 光緒帝19歲親政,他富有年輕人的進取精神,願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國之君”,積極支持變法,一度成為維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為主的清室貴族的阻撓。戊戌變法的失敗,使清王朝改變舊章的一線生機被扼殺。光緒帝沒有勇氣沖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天顏戚戚,常若不悅”,心境悲愴,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時,慈禧只好挾光緒帝倉皇逃到西安。義和團運動後,各地反清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國廣泛傳播,清王朝瀕于覆滅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