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歷史小說《大清相國》塑造了以陳廷敬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個特定歷史境遇中官場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為的艱難選擇,再現出三百多年前的官場風雲。
小說著重刻畫了清代名相陳廷敬曾這個歷史人物,陳廷敬原名陳敬,二十一歲中進士,因同科進士中有兩個陳敬,順治皇帝給他賜名廷敬,從此聲名鵲起士林。他從晉身官場之日起,就同後來權傾天下的明珠、索額圖恩怨難斷,又遭遇徐乾學、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爭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陳廷敬如履薄冰半輩子,慢慢悟透官場秘訣,終于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他入仕五十三年,歷任康熙帝師,工、吏、戶、刑四部尚書,至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修官等職,最後老死相位。
康熙朝名臣輩出,那時候的官場關系復雜,幾乎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為何唯陳廷敬為官善始善終?帶著這樣的疑問,作者王躍文查閱了大量史料,終成《大清相國》。究其原因,可總結為以下幾句話︰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干;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
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全國有戶約890萬,口約4600萬。唐武德八年(公元626年),全國戶數不足300萬,其中黃河下游地區直到貞觀中期戶數(以河北、河南和山東三地郡縣為準)還不到70萬,約為隋大業初年此三地所統計戶數470萬的七分之一。自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山東人王薄聚眾起義高舉反隋大旗開始,到武德末年李唐大軍平息中土戰亂為止,十五年間,中土大約有600萬戶3000萬人死于戰亂,而人口密集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更是尸橫遍野、人煙斷絕。隋末唐初,群雄並起,鋒鏑呼嘯虎鷹揚,氣勢恢宏。當無數人吟唱這段熱血沸騰的歷史,歌頌聲名赫的英雄們的時候,可曾聽到中土三千萬無辜生靈的哭號?可曾看到大河南北三千萬森森白骨?生于這個時代就如同走進地獄。他就這樣走進了地獄,從敦煌到洛陽,從戍卒到統帥,滿懷著希望和夢想投入到洶湧澎湃的歷史洪流當中,試圖去拯救那三千萬無辜生靈。
乾隆盛世是中國**時代的巔峰,GDP佔全球三分之一,國庫充盈,四海臣服,威加海內,但光鮮的外表卻掩蓋不了內在的腐爛。
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統治,培養出來的民眾只能做“奴隸”,自私、麻木、冷漠、對公共事務毫不關心;
屈服于皇權淫威的官員們用貪腐侵蝕著帝國的肌體;
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文字獄打斷了士人的脊骨,從此中國的知識分子再也沒能站起來;
1793年,馬戛爾尼來華,在世界大勢面前整個帝國茫然無知,錯失了最後一次主動融入世界的機會,種下了鴉片戰爭的種子。
本書為讀者描繪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盛世”圖景,通過對乾隆時代的解構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國失落的秘密。
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野心勃勃,進犯大宋邊境。楊宗保奉命出征,不幸以身殉國。穆桂英和楊門女將身負國仇家恨,領兵出征。
在戰場上,她們遇到了一個勁敵,心狠手辣、精通兵法的西夏皇後——沒藏秋水。在火器的幫助下,楊門女將初戰告捷,滋生了驕傲輕敵的情緒。沒藏秋水再現消失了數百年的方圓大陣,重創宋軍。宋軍陷入絕境,險些釀成兵變,佘太君力挽狂瀾,平息了B亂,精神上遭到沉重打擊的穆桂英冒險前往楊宗保殉國之地,遭遇沒藏秋水的伏擊,幸得一群身份不明的人出手相助,化險為夷。
在一座古老的山寨中,穆桂英邂逅了一個神秘的家族,揭開了自己的身世之謎,也了解到沒藏秋水的真實身份和她潛伏在夏國的目的。得到自己族人的幫助,再加上經過改進、威力巨大的火器,穆桂英反敗為勝。
沒藏秋水鋌而走險,自立為皇帝,復興故國。遭到背叛的李元昊選擇與宋軍聯手,絞殺沒藏秋水,條件是宋夏簽訂和約,永不相犯。
就在戰局峰回路轉時,穆桂英遭到政治暗算,被解除了兵權。當她費盡周折,重掌兵權時,卻又遭遇了族人的背叛。
重傷的歐陽被沽興車行的頭兒四道風搭救,一個草莽和一個共產黨人在朝夕相處中引發了無窮的矛盾。但兩人最終發現誰也離不開誰。在國難當頭之際,一群自稱是追求永恒的短命鬼、一支由昔日陌路人最終成為並肩作戰的兄弟組成的這支新的武裝力量,在與日軍殘酷的戰斗中,一批全新的人物形象從混沌的曆史中走出來,使這個戰爭故事煥發出悲壯、複雜的傳奇色彩。這場戰斗讓所有人意識到反抗仍然存在,他們什麼都沒有,只能扯出一杆旗,四道風也成為民間傳說的一個英雄,一支名為四道風的城市抗戰武裝。歐陽山川、四道風、何莫修和龍文章,他們身上具有一種求取生存、發展、獨立的精神,一種對自我個性完善地追求,合在一起我們可稱之為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