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當了十八年的太子,還不能向你父皇證明你是一個合格的太子,你煩了,你造反失敗了,你被廢除了太子之位。
】【逆襲係統開啟,請宿主重返太子之位,獎勵:太玄養生經,可治療瘸腿。
】年僅八歲的李承乾,看著手上血跡未乾,正意氣風發冊立自己為太子的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嗯....係統似乎來早了。
還有一件事。
自己的腿,沒瘸啊!
呃.....李承乾有些蹦不住了。
要不,給父皇來點刺激的??.......【監測到宿主情緒波動較大,可選擇完成支線任務,加速重返太子之位。
支線任務一:殺掉李泰,殺掉李治,提著他們的頭去見李世民.....】李承乾:「不是,這也太刺激了吧」

陳懷信再次無緣金榜,為求生存,他只能在長安城內替人寫信寫詩,等待三年後再次參加會試,卻渾然不知自己的未來,已被承國女帝看在眼里。
第一次未來,他喊著「天街踏盡公卿骨,內庫燒成錦繡灰」
,便將大承攪了個天翻地復。
第二次未來,他喊著「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便讓那承國上下遍是黃巾。
第三次未來,他喊著「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便把承國換了天地!
……他在軍前說著「你們知道一個炊餅多少錢嗎?」
,他怒吼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他將世家門閥踏為了平地!
……等到又一個日出,那造反的未來還未到達。
女帝姬清珞已經找上了,尚且還在長安城里寫信寫詩的陳懷信。
姬清珞:「為了避免承國復滅的未來,求你……娶朕」
陳懷信:「???」

北宋紹聖元年,楚王世子趙孝騫負手走出了王府的大門,汴京城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遼國西夏對中原虎視眈眈,新舊兩黨在朝堂上打出腦漿子,年輕的官家有心無力。
趙孝騫拽住喜歡看熱鬧的老爹,看著烏煙瘴氣的朝堂搖頭不語。
蘇軾:「好吃好吃!
只是這玩意兒你非要叫它『東坡肉』嗎?能不能換個名字?吃著有點瘮人……」
李清照:「姓趙的,剛剛你是不是偷牌了?人品何其惡劣,罰酒」
張擇端:「世子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我是絕對不會把你畫進《清明上河圖》里的,還坐在青樓里左擁右抱,你要不要臉」
完顏阿骨打:「後背涼涼的,誰捅了我一刀?」
某年某日,趙孝騫抬頭茫然四顧,哎?所謂的「弱宋」
,好像沒那麼弱呀。
可惜的是,官家似乎有點短命……

「玄德啊,興復漢室的勝負手在襄陽,咱必須拿下」
一朝穿越漢末,蕭和原想投身曹營卻被拒之門外,機緣巧合下被關銀屏撿回樊城。
身為一名三無黑戶,蕭和果斷決定抱緊劉備大腿,撈一張長期飯票。
適逢曹操八十萬大軍揮師南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即將再次踏上逃亡之旅。
難不成要一路摸魚,坐視劉備千辛萬苦才打下荊益二州,美髯公威震華夏卻止步于襄陽,終為孫權背刺而痛失荊州,最後困于益州一隅抱憾終老?蕭和遂決意說服劉備奇襲襄陽,令曹操止步漢水,最終飲恨北歸。
爾後輔佐劉備收荊州,下江東,平蜀地,北上與曹操逐鹿中原,有生之年再興大漢!
劉備:吾有臥龍鳳雛,今又得半仙,漢室可復也!
關羽:唯蕭伯溫有資格娶吾之虎女,配為我關家乘龍快婿!
曹操:當初是誰將蕭和拒之門外?孤要夷他三族!
蕭和一歎:老實說,我是真的不太懂謀略呀…

「寫!
陛下死于袁術謀害所亡」
曹操將劍鋒抵在了史官的脖頸上。
史官:「史家敘事之書,一字不改」
瞧著面前隨隨便便就可以舉起數百斤重物的士卒們。
鏖戰群雄視眾無物的呂布!
以及獨闖敵陣,一劍斷岳,七進七出的趙子龍。
袁術不禁沉默了起來。
這真的是正經的東漢三國?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人,少時有俠氣,尚游俠,後為長水校尉,性奢侈,時人譏為『路中悍鬼』。
稍長折節好古學。
漢末大亂,雄桀並起。
時諸侯唯操強盛最甚,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
操向惡術于腹背。
術雖外跋扈張狂,然暗自常有澄清天下之志,常與劉孫等諸將謂之『操荼毒東徐、賊殺母後,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禍千王莽。
』時人聞之,皆以為是。

楚世昭穿越了。
還自帶了一個名為【大帝成長計劃】的模擬器,可以按照現有的情況進行推演。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什麼?我大周只剩下三年的國祚了?太子兄長惡疾而亡,父皇一夜賓天,剛剛繼位的二哥還沒有來得及幹事就遇到了各路起義軍的揭竿而起,北方的匈奴還趁勢打了過來。
看到如此動蕩的局勢,楚世昭必須自救!
節制天下兵馬!
他媽的,咱就是說...先找個有背景有實力的岳父頂一下局勢!
......我的名字叫李鳳寧,父親鎮守晉陽一帶,手握重兵,總督一方。
此時,身居晉陽府的李鳳寧茫然地看著忽然出現的一個推演畫面,上面將會一步步告知往後的發展情況。
她驀然發現,這個看似『牢不可破』、『蒸蒸日上』的大周王朝,好像沒過幾年,就會陷入天下大亂的局勢。
還未等李鳳寧深入分析的時候,大周的皇四子,一個名為楚世昭的男人就藩在了晉陽,然後就莫名其妙就和她的角色好上了?這是...什麼情況啊?而看著楚世昭一步步崛起,什麼【高祖遺風】、【七世余烈】、【昭烈大帝】、【天可汗】,李鳳寧忽然發現她

穿越大明王朝,成為朱元璋嫡三子,坐鎮太原的晉王朱棡。
但卻在洪武六年與朱元璋大吵一架後,負氣離開應天府,前往封地太原就藩!
自那以後起,朱棡不僅將太原治理的僅僅有條,更是為大明戍守邊塞,大敗王保保,將北元逼入絕境!
可便是此時,一道聖旨入太原,朝中以胡惟庸為首的大臣彈劾朱棡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朱棡無奈回京。
彼時,坤寧宮。
朱元璋:「老三,咱輕徭薄賦,可曾虧待百姓?」
朱棡:「呵呵,天下窮苦唯有百姓,若連田畝都沒有,何以輕徭薄賦,而百姓仍是水生火熱」
朱元璋:「我大力懲治貪官汙吏,可曾對不起大明?」
朱棡:「呵呵,不改革弊端,若是一昧殺殺殺,你哪怕是將天下官員全部殺乾凈,又能如何?」
朱元璋:「我為你們封王賜藩,就是為了讓你們永享榮華富貴,可曾對不起你們?」
朱棡:「呵呵,以一國之力贍養朱家親族?可曾聽聞物極必反,國亡族滅」
「逆子」
朱元璋怒喝道。
「呵呵,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朱棡淡然道。
是夜,朱元璋留晉王朱棡在京輔國,重議洪武諸策。